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时间:2024-01-21 作者:储xy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中国大地上最为广泛使用的烹饪设备之一,农村烧火灶已经在中国民间生活中传承了千年,它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厨具,也是熟悉农村文化的载体。然而,随着现代化不断推进,这种土灶逐渐被淘汰,人们开始使用电磁炉、燃气灶来代替。然而,自家的烧火灶却始终是乡村文化的象征,被许多乡亲视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分享一些关于烧火灶的知识和使用技巧。

首先,农村烧火灶的特点在于火力强劲。经过长期使用,烤炉内的灶膛壁会形成一层黑色的腻子,这对于传导热量非常有帮助。燃烧时,灶膛能够完全利用燃料,火力强劲,使得烹饪过程更加高效。同时,农村烧火灶的设计也非常贴心,烤炉周边都挖有一定的坑洼,防止食物滑落出来。除此之外,烤炉下面还有火眼,可以让灰渣清理得更加方便。这些特点都是农村烧火灶受到农村居民欢迎的重要原因。

其次,使用烧火灶需要注意炉内的状况。在使用之前,需要先检查炉口是否清洁,是否有附着物,如有需要及时清理。同时,要准确控制燃烧时间和火木的数量,避免过度燃烧。打开火眼可以控制火苗大小,加热时间过长可以关火眼减慢火候。火候的控制是烧火灶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型火候可以分几次加入燃料,切勿一次加太多,引起火候波动。最后是清理工作,及时清理灶膛和烤炉周围的灰渣,避免引起火灾。

再次,烧火灶的烹饪方式也非常独特。由于火力强,执行高温烹饪的效果会非常好,热能能够快速地将食材内外熟透,使得食材更加美味可口。例如,想要煲一份鲜美的肉骨茶,就需要将待熬制的鸭肉在烧火灶上烤至表面焦黄,然后加入骨头、配料和清水,等食材充分熬制后再加入调料,即可品尝到鲜美的口感。此外,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时刻留意火候,掌握入火、翻面、出锅等技巧,让食物得到最好的烹调效果。

最后,农村烧火灶在中国农村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农村,烧火灶可谓是家庭的核心,烹饪、取暖、生活的重要场所。烧火灶所附带的油烟味更是农村的一张独特名片,它是农村人家重要的社交场所,也是农村文化的代表。然而如今农村渐渐进入城市化进程,烧火灶也逐渐被电磁炉等现代烹饪设备所代替。烧火灶曾经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情感,将其发扬光大也是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的文化精神。

总之,农村烧火灶是一种代表着传统农村文化的烹调设备,在现代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使用烧火灶需要留意火候、卫生清理、烹饪技巧等方面,保证食材的品质和口感。它所承载的民俗文化与生活情感也极具价值,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二

我第一次去爷爷家的时候,到了那边已经是中午了,大家的肚子都已经“咕咚咕咚”地唱起了《吃饭交响曲》。

爸爸走进厨房,准备烧中饭。我也跟着爸爸进去,突然爸爸指着前方的一个“大块头”自豪地对我说:“这个是乡村特有的大灶,用它烧出来的米饭又香又好吃。”我嚷嚷道:“爸爸,爸爸,既然你说用大灶烧的米饭又香又好吃,那就让我试试烧火吧。”“那可不行,烧大灶饭的火可是有许多技巧的,一不小心饭就焦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我见识见识吧!”我摇着爸爸的手撒娇道。爸爸见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我的要求。

我高兴地走到大灶烧火的.地方,拿了张凳子便坐下来准备烧火。爸爸先帮我把柴火点燃了,心里虽不太放心,但还是说:“接下来就看你了!”我先一根一根的把柴扔进灶里,不一会儿火就旺起来了,我看着灶膛里燃一烧的熊熊大火,得意地想:烧大灶饭不是挺简单的吗?哪有爸爸说的这么难啊!我继续往灶膛里添柴,当我添得正欢时,在灶前看饭的爸爸大叫起来:“火再大点,火再大点。”他一连叫了好几遍,我摸一摸脑袋心想:这么大的火还嫌小啊,图省事儿,干脆放了一根又大又粗的柴扔进灶里。哪知道火并没有更旺,反而更小了,还冒出了许多黑烟。我见火越来越小,心急火燎地想:该不是柴加的不够多吧?忙不迭地又往灶里加了几根柴。这下可惨了,黑烟弥漫了整个厨房,呛得我眼泪鼻涕直流,无法睁开眼睛。但是我还是坚守岗位。这时爸爸赶来救场了,只见他拿起铁钩,在灶膛里捣鼓了一通,把树枝之间捣出了一个大窟窿,接着又拿出一个大竹筒往里吹气,不一会而火又重新旺起来了。最后爸爸摇摇头说:“你添那么多柴火,灶膛里都没有空气了,火还怎么燃起来呢?这下要看好喽!”哦,原来是这样,趁爸爸去洗菜时,我拼命用竹筒往灶膛里吹气,火苗越窜越高,我的心也越来越雀跃了……咦!这是什么味儿?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爸爸就冲进来,把灶膛里的柴全部拔一出来了,一边打开锅盖,一边说:“这下可糟了!”只见米饭是一半是焦的,一半是好的,跟个八卦阵似的。有趣是有趣,应该很难吃吧?我皱着眉头想。爸爸无奈地说:“今天只好将就着吃了!”

这时我走进房间里,准备休息会儿。没想到通过镜子里看见的自己,居然是灰头鼠脸的,像个大花猫。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引来了爸爸、妈妈和爷爷,他们见我这搞笑的模样,也都笑翻了。

这次的经历可真有趣啊!没想到烧大灶饭也有大学问啊!我下次一定要再烧一次大灶饭,争取不把米饭烧焦了。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三

农村烧火灶是很多农村家庭都使用的一种做饭方式,虽然现代科技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更加方便的厨房电器,但是在农村,这种传统的做饭方式仍然是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短暂的农村生活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农村烧火灶,同时也体会到了这种传统做饭方式带来的种种乐趣和快乐。

第一段:认识农村烧火灶

农村烧火灶,也常被称为“灶台”,是一种可以利用木柴、秸秆、煤炭等可燃物料制作的炉子。它主要由基座、灶眼和烟囱三部分组成。整个灶台通常是用红砖砌成,通常都是矩形或者正方形的形状,并且底部有一个空调,可以供锅架放置。灶眼是灶台的主要部分,是用白砖砌成的,常常是几个不同尺寸的弧形,可以摆放不同尺寸的锅子,旁边还有一个蓄水池,可以方便的进行水面的调整。在灶眼下面则是一个烟囱,通常是用铁皮或者钢板制作的,用于将灶台上产生的残留烟雾排出路外。

第二段:学会使用农村烧火灶

要使用农村烧火灶,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燃料。如果燃料是木柴或者秸秆,需要先将这些材料劈成适当大小的块,然后堆在灶台的中心。接下来,需要用一些点火纸或者干草点燃燃料,燃料点燃后,可以通过灶眼上下移动灶板来调整火焰的大小。如果需要加热水,可以在蓄水池里储备一些水,然后用铁锅烧开,将水储存在水桶里以备用。

第三段:享受农村烧火灶带来的乐趣

使用农村烧火灶做饭可以带来很多的乐趣,比如制造火焰和土炉子的声音,燃烧木柴时的木香味,还有通过调整火焰大小来掌控烹饪过程的乐趣。在农村,常常有很多孩子在灶台旁边玩耍、观察火焰,这也是一种小伙伴相聚的乐趣。

第四段:农村烧火灶的文化价值

农村烧火灶不仅是传统的做饭方式,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建筑中会往往设有一个中堂,堂上有一个烧火灶,作为家族传承的象征。在中国东北的一些农村,居民甚至将灶台建在家中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仅提供了温暖,更是家庭生活的核心。

第五段:结语

使用农村烧火灶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通过学习和体验,也能够带来很多乐趣和快乐。农村烧火灶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厨具,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在今天的科技时代,我们也需要继承和传承这种文化,让农村烧火灶的价值与美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尊重。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四

三年高中,三天高考,时间玩笑一般浓缩!

一场考试,一份答卷,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高中生活。

考试结束那一天,当我们走出校门,心中弥漫着一种不知名的情绪,高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就像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当我们离开,一切都回到我们来时的模样。那些曾经相伴的人,再也不会整整齐齐的坐满一整个教室了。

忽然忘记了那是怎样一个开始。仔细的寻找,才发现,在时光隧道那头,站着自己模糊的身影,还有最初见到的同学,最初交到的朋友,最开始的那一份紧张期盼。所有的最初,定格成了一幅记忆中的画,开始了从此往后的故事。如果把每个人的故事都放在一起,这故事长得让春天路过了冬天,长得让我们的年少忽然之间长大。

六年前,我们在初中相遇,相识,相知。好像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无法抗拒。入学时,我们还是充满稚气的少年。我们幻想着这未来三年的生活,幻想着何时才能毕业,可等到真正要毕业时却因为离别而伤感。三年来,我们结识了很多的朋友,也褪去了年少的青涩。三年时光稍纵即逝,我们还没来得及去握紧他,他就离我们远去了。原本以为中考过后我们就从此天各一方,但是命运似乎对我们很眷顾,进入了高中,发现我们三个还是同一个班级,我想我们三个应该是我们这个小团体中最幸运的吧!

我们的高中生活平平淡淡,跟众多的高中生一样,也在为了高考埋头苦战,因为我们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并在为他不断努力。当时我们总是抱怨学校的各种不好,总是抱怨作业太多。但等到真正毕业了才知道,其实我们并不讨厌学校,我们在乎的人基本都是在学校认识的.,动心的感觉也是在学校体会到的,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很爱学校这个地方,我们讨厌的只是那些本应该追求自己热爱的东西的青春时光却为了应付一场需要努力三年的考试而被埋葬。

高考过后你说:多想多想我们可以再来一个四年,那样我们就是十年同窗!我又何尝不想再来一个四年呢。可是那似乎不太可能了吧。你还说:“以后我们都要好好的,我是咱们三个之中唯一的女生,你们要照顾我的哦,不能欺负我哦”。我们都沉默了,你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我们都清楚,我们在心里都为彼此留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这个位置谁也无法替代。

录取通知书下来了,这次命运似乎对我们不那么眷顾,我们被不同的学校录取,庆幸的是我们都选择的是省内的学校。大学开学之后,我们都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们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看着不同的灯火阑珊,不同的人来人往,只是身边再也没有曾经陪伴我们欢笑的那些人。

上一个星期,黄来我的学校看我,我叫你和他一起来,你说你没时间来不了,我没说什么,因为我知道我们都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朋友也有自己的事情,我勉强不来。只是我还是感到很失望。但是调皮的你却给了我一个惊喜,黄帮着你一起瞒着我,你们一起来到了我的学校。看见你的那一刻,我很开心,心里觉得有好多好多话给你说,给你说我最近的开心事,给你说这段时间的委屈……只是不善言辞的我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因为我们之间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需要一个坚定的眼神对方就能明白!

那个周末是我来到这座城市最开心的两天,我们五个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聚在一起,这让我在这个城市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玩,仿佛回到了初中时光,一切都没有改变。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天的相聚很快就结束了,你们离开的那天下午,我们一起去吃了一顿饭,你们俩都说没饿还不想吃,其实我也没饿,只是我就想我们能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因为我不知道下次我们再这样坐在一起吃饭会是什么时候了。分别总是不期而至,你们终究是要离开了,原本我打算要送你们去车站的,但是最后还是没勇气去,因为离别总是伤感的,与其让我目送你们离开,还不如我们各自转身,就此分别!

这一路走来,感谢你们的相伴,虽然现在我们不在同一个学校,联系也渐渐变得少了。但是我相信我们之间的友谊不会因为距离而淡化,而会更加坚固永存,因为距离让我们彼此多了一份牵挂与思念,多了一份祝福与期盼。

新的生活总要开始,有的路总要一个人走,愿我们在彼此看不见的日子里耀耀生辉!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五

“我们的豆饭熟啦!”“好美味啊!”“啊,我们的豆饭烧焦啦!”一声声欢呼声和尖一叫一声,伴随着一阵阵豆饭的清香味和焦味,飘荡在长乐农场学农基地。学农活动的最后一项活动——烧大灶,做豆饭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教练刚刚讲完烧大灶的方法,我们便开启了“疯狂模一式”,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各自的灶台。

洗锅、淘米、加水、放入香肠和蚕豆,所有的准备活动都已做好,接下来就是生火烧饭啦!教练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松针,用打火机帮我们点着火。火苗越窜越高,一眨眼功夫就熊熊燃一烧起来。

卓杭见火势越来越大,就往灶膛里加了一块木板。谁知木板不但没有燃一烧,反而把火势压小了许多。卓杭见势不妙,连忙摘下帽子,对着灶口不停地扇起来,可是无济于事。他又蹲下一身一子,鼓着腮帮子,对着灶口使劲吹气,灶膛里飘满了烟灰,火苗却熄灭了。

大家都紧紧盯着卓杭,指责他是“罪魁祸首”。卓杭板着脸,耸着肩,双手向前伸,就像一个僵一尸一似的。大家又好笑又好气。

正在这时,我们的救兵张老师走过来了。他从裤袋里拿出打火机,帮我们重新点着了松针,然后小心翼翼地添加了一些树枝。张老师边添柴火边告诉我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点着火后,要先添加细枝条增大火势,等火势稳定了才能添加大块的柴火。”我们听了,不住地点头。枝条越烧越旺,还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听到这响声,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心想:这下应该没事了。

接下来的工作,就有条不紊了。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添加柴火,有的准备碗碟,还有的去当“间谍”看其他小组的进展。

过了不久,从隔壁的灶台里飘出了阵阵香味,原来他们的豆饭已经烧熟了,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们馋得直流口水。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锅盖,偷偷往里面看了一眼——呀,还早着呢,锅里的水还没有干。看来得继续流着口水等待啦。

又过了五六分钟,我们的大锅里也飘出了诱人的香味。“熟啦!熟啦!”我们兴奋地哇哇大叫。我打开锅盖,香味更浓了。白白的米饭,绿绿的豌豆,红红的火腿肠,搭配在一起真是好看。我们争先恐后地盛好饭,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嫩一嫩的豌豆,香香的火腿肠,还有那糯糯的米饭,真好吃啊!我吃了满满一碗呢!

品尝着自己亲手烧的豌豆饭,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六

哎!这几天可把农民忙怀了,有的打小麦,有的晒小麦,还有的养蚕。

今天,我到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正在晒小麦,我兴奋地冲向小麦地,哎哟!我一声叫起来,奶奶走到我这儿,亲切地说:“当心点,小麦进鞋了吧!快去换双鞋。”

我把鞋换好了,只见奶奶正要出去,我急忙地跑出去,问:“奶奶,骄阳似火的,你要去哪儿?”“我去打小麦”,“我也要去”,我坚决地说,可奶奶怕我晒黑,就拿了顶帽子给我。

到了田里,农民在打麦子,我也开始干起了活,我拿起刀子,准备割麦子了,可刀子太沉,我无法开始。

如果,20年后,我要创造一种麦子刀,只要你割十分之一的麦子,它就会割十分之九的麦子,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农民们的辛苦。不过,我要提醒一些懒农民,你不割麦子,麦子刀也不会帮你割麦子哦!

回到家,我和奶奶先把早上晒的麦子收起来,我把麦子一把一把地运到袋子里,再把袋子运到家里,那袋子可重了。然后再把刚刚割回来的麦子晒起来。

如果,20年后,我要做太阳能晒麦机,只有把割回来的麦子放到太阳能晒麦机里,它就会在你定的时间内,晒干所有小麦。当在下雨时,农民无法晒麦子,就可以把麦子放进太阳能晒麦机,可以正常晒麦。农民就不会因为天气不好或没地方晒麦子儿发愁了。收回来的麦子也不会因为天气不好而发黑发霉。这样可以减少农民的损失同时也减少了国家的损失。

我坚信,20年后的农村一定能从贫困走向富裕。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七

外婆家在乡下,做饭时会用灶塘烧火做饭。那用灶火做出的饭,别提多香呢,就是简简单单的玉米稀饭,就香的能让我喝两大碗;那火塘里烤出来的红薯又酥又甜,我一想就流口水;那炒出来的肉啊,嫩香味足以让你回味三天。以往回外婆家,我也总帮外婆打打下手递递柴火,就是从没亲自烧过火。

这次暑假回家,看到火塘,倍感亲切:我真心想烧一次火!火塘也好像在对我说,来吧,来吧!

我直奔到妈妈跟前:“妈妈,我要烧火!”

妈妈一脸赞成:“好吧,等会要烧开水,你来烧火!”

谁知这话被外公听到了,外公严肃地对妈妈说:“他怎么会烧火?别烧!再说,天气这么热,不要烧火了,用气灶吧!”说完,还怜惜地看了我一眼。

我可不领这个情,烧火是多好玩的`事呀,我怎么能错过呢?我急了:“我要烧火!我要烧火!”

妈妈看我一脸坚决,劝外公:“他想烧就让他烧吧。再说,小孩子多干点活,没什么坏处。”

外公瞪了妈妈一眼,放下狠话:“他没烧过,怎么能烧得着呢?”说完这一句,又不忘嘟囔了一句,“不听老人言,等着吃亏吧!”

门缝里看人——把我看扁了,哼,我偏要把火烧好,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妈妈耐心地劝外公,“你教教他,他不就会了吗?”

外公极不情愿地带着我走到灶火(厨房)。只见灶火里整整齐齐、依次摆放着木头、细一点的树枝、树叶,他们好像在列队欢迎我的到来。外公等我坐到火塘前,便在我旁边坐下,递给我一个引火用的蜡管(浸透蜡的牛皮纸管),“把这个点着,放进火塘。”

我小心翼翼地拿过打火机,用大拇指按下按钮,待火出来后,把蜡管点着,放进火塘。见整个蜡管着了,外公急忙对我说:“快拿些树叶放进去!”我连忙用火钳夹了一大把树叶,放进火塘。火势得到树叶的“滋润”,迅速大了起来。

外公见火势大了起来,忙拿了一根拇指粗的木棍,掰成两半,把它们交错放进火塘里。“昊昊,再抓些树叶放在木棍上,这样更容易着。”

我抓些树叶放进去,火势果然如外公所说越来越旺。外公见状,放心地对我说:“你自己烧吧,把水烧开就可以了。有事再叫我。”

外公走了,我就开始一层木棍,一层树叶地像搭积木一样地搭起了柴火。加了满满一火塘,我就开始等待他们把水烧开。

我开心的笑还没来得及笑出声,那火苗越来越小、越来越弱,渐渐地,马上连火星也见不着了,似乎眨一下眼睛,它就要消失了一样。

真是世事难料啊,我大惊失色:“外公,外公,不好了,火要灭了!”

外公反而不急不忙,慢悠悠地走过来,低头看了看火塘的阵势,“小家伙,这可不行!”只见外公三下五去二拆掉了我刚搭的几层建筑,然后用火钳把我搭的“建筑”从下往上一抬,又对着火钳下吹了几口气,咦,火势瞬间就大了!接着,外公用火钳,把我的建筑全部捣乱,分散到火塘的四周。“小家伙,你的柴火堆的太多,火塘里氧气就过少,火自然就着不起来。火小时,你就用火钳把树枝,树叶抬起来,让火塘里多进点氧气,它就会着起来。”

原来,我以为很简单的烧火还蕴藏着这么多的道理,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啊!

经过外公这次教导,我烧火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不,今天中午煮饺子就是我一个人烧的火。你看,你看,外公看着我汗湿的背,又开始摇头晃脑,“嗯,孺子可教也!”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八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使用煤气灶或电磁炉来烹饪。然而,在我这个农村小镇上,仍然有很多家庭使用传统的烧火灶。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也学到了许多关于烧火灶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对农村烧火灶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农村烧火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烹饪体验。对于很多人来说,烧火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烹饪工具,更是一个平凡而又神奇的存在。当木柴被点燃,熊熊火焰燃烧的时候,那种温暖的感觉唤起了儿时的回忆。在寒冷的冬日里,聚在炉边,感受到火堆散发出的热量,是一种说不出的舒适和满足。而在炎炎夏日,只需把炉子移到户外,让风吹拂,就能感受到凉爽的感觉。农村烧火灶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实际的温暖和烹饪的乐趣,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与自然交融的感觉。

其次,农村烧火灶锻造了农村人坚韧不拔的品质。相比于现代化的煤气灶或电磁炉,农村烧火灶的点火过程可能会更加费劲。需要准备木柴,打火机或火柴,小心地点燃。尤其是在潮湿的天气中,点火可能会非常困难。然而,正是这样的困难锤炼了农村人坚毅的品质。他们学会了如何迅速点燃火种,在逆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坚韧的品质,也伴随着农村人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再次,农村烧火灶也教会了人们节约资源的重要性。相比于煤气灶和电磁炉,农村烧火灶不仅需要更多的努力来点燃,还需要更多的木柴来燃烧。这使人们不得不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寻找节约的方法。大家会仔细估算每天使用的木柴量,合理计划使用的次数和时长。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慢慢明白了精打细算的重要性,学会了合理权衡和分配资源。

最后,农村烧火灶也带给了人们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农村烧火灶不仅仅是一种烹饪工具,更是农村文化和传统的代表。在点燃木柴、烧煮食物的过程中,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暖和力量。这种以人为本、追求简单与自然的烹饪方式,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农村烧火灶的存在,使人们更加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将这种珍贵的传统代代相传。

总之,农村烧火灶在农村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独特的烹饪体验,锻炼了农村人坚韧不拔的品质,教会了人们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并带给了人们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尽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融入了许多农村地区,但我们不能忘记农村烧火灶所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感悟。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珍视这份与自然交融的烹饪方式,守护好农村烧火灶的温暖和力量。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九

农村烧火是农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艺。烧火不仅提供了炊事的基本需求,还是农村生活的点滴乐趣。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烧火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所替代。我有幸在农村度过了一个暑假,在这期间,我深入体验了农村烧火的过程,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农村烧火需要炉灶匠的技术支持。在我参与烧火的过程中,我见到了许多农村的炉灶匠。他们熟练地操纵着柴火和炉子,手法娴熟,仿佛舞蹈的艺术家。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点燃火焰,并保持火势的稳定和持续。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每天都能够享受到炉灶上的美食,感受到烧火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和满足。

其次,农村烧火需要谨慎和细心。毕竟,火源是一种危险的力量,如果不小心操作,容易造成火灾。因此,我们在烧火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学会控制火源。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炉灶的摆放位置和周围环境的情况,以防止火势蔓延。这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和集中,时刻注意安全,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农村烧火需要耐心和坚持。烧火是一项需要时间和功夫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去收集柴火,还需要我们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添加燃料以保持火势。有时候,火势可能会因为风的原因而熄灭,这时候我们需要重新点燃。烧火是一项耗费体力和精力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终将能够取得成功。

最后,农村烧火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在农村,人们经常利用旧报纸和废弃的纸盒来点燃火源,这不仅能够减少垃圾的堆积,还能充分利用废物资源。我们还可以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改善炉灶的设计和使用方式,以提高烧火的效率和便利性。通过烧火过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环保、资源利用和生活智慧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总的来说,农村烧火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技艺,它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还能带给我们乐趣和智慧。通过参与农村烧火的过程,我了解到了烧火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体会到了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农村烧火既是一种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希望我所体会到的农村烧火心得和体会能够流传下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与智慧。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十

在农村,烧火灶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为家人提供了温暖和烹饪的便利,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农村生活中关于烧火灶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烧火灶的重要性

烧火灶在农村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缺乏现代化供暖设施,农村的冬天格外寒冷,所以烧火灶成为了保暖的最佳选择。烧火灶的炉子有一个炉膛,可以烧木柴、煤炭、秸秆等作为燃料,通过灶门上的通风孔放出烟气,并将炉热释放到屋内。同时,烧火灶上还可以烹饪食物,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烧火灶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也给予了人们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能力。

第二段:烧火灶的操作技巧

烧火灶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要达到最好的烧火效果,需要一些操作技巧。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燃料。干燥的木柴和煤炭是常见的燃料选择,可以提供更好的燃烧效果。其次,需要注意炉膛的通风孔是否畅通,以确保燃料燃烧时有足够的氧气。另外,根据燃料的不同,需要调整炉膛和灶门的开合程度,以控制燃烧的强度和火势。最后,使用时需要保持炉膛的清洁,及时清除灰尘和燃烧残渣,以确保火势充足、烟气排放畅通。

第三段:烧火灶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烧火灶在农村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积极寻求烧火灶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人们开始改用生物质能源,如秸秆和沼气,以减少对木柴和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加强烧火灶的燃烧效率,通过改进炉体结构和燃烧技术,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取暖和烹饪方式。这些努力旨在使烧火灶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第四段:烧火灶的文化传承

烧火灶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在农村,烧火灶常常是家庭中央的焦点,人们就坐在火炉旁边围着火取暖、聊天、唱歌。烧火灶成了家庭团聚的象征,代表着温暖、亲情和舒适。此外,烧火灶的制作和使用技艺也代代相传,农村手工艺人将烧火灶制作成各种形状和图案,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传承了农村独特的文化。

第五段:烧火灶的灵魂

在农村生活中,烧火灶不仅仅是一个取暖和烹饪的工具,它还有一种深远的内涵。它代表着农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代表着那份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渴望。它承载着农民辛勤劳动和对土地的热爱,成为农村人民对乡土文化和传统价值的坚守。烧火灶的存在不仅给予了农村生活一份独特之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体验到了农村的真实与质朴。

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我对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烧火灶的重要性、操作技巧、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以及内涵的探讨,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它在农村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农村烧火灶既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农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也要珍惜烧火灶这一传统文化,让它在农村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七夕,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准时到达。现在的你是在情人的怀里欢乐,还是黯自在角落里落寞。欢乐的人就请继续欢乐,落寞的人请不要听悲歌。当尴尬的被问起七夕节该如何过,坚强的你何不爽朗的应答:一笑而过,至少你有你的伟大,作最美的花。

或许寂寞的你不满足于当下,眼里承载的都是别人的快乐。可是幸福从来都是需要准备的,上天是公平的,它是想给你一个蓄谋已久的惊喜,属于你的幸福正在来时的路上,别着急,你想要的时光都会给你。

其实,我们过的不是七夕,而且眼中在意的你。如果恋人相伴即便是隆冬也自是人间四月天。如若你在乎的人拥他入怀却想着别人的模样,那也不过是无法言表的凄凉。

想想手捧玫瑰的你们——我最美丽的姑娘,再艳丽的玫瑰也不及你波澜不惊的笑。请稳稳地抓住你们当下的幸福,细心经营着来之不易的情感。愿最好的你左手旁永远有个不离不弃的右手。

其实没必要攀比,如果正在失落的你,也不必像别人一样轰轰烈烈,爱的火热。珍藏好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幸福,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只要调匀了呼吸,再把和他(她)细致的片段温习一遍,然后低微地蜗居睡下,就这么不太落寞的平凡中给自己过个节。

那一束束凌乱的花影还并是你所想要的幸福,想想当初为了偷看自己在乎的人,也曾有小鹿撞怀的心跳或者是脸颊发烫的羞赧。而如今还有时光可以回首,那也是一份足以温心的礼物。

与其做一个悲伤的智者不如做一个快乐的傻子。等待七夕的月光柔软地落下,折一枚淡光将你的心事小心地收藏,明媚的很并不忧伤,寄去你想寄往的地方。最好的我们在相遇的路上,最美的时光在未来的远方。

愿世间的情人都不被辜负,愿天下的单身都不再孤独,最好的你们都有稳稳的幸福。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农村生活与城市快节奏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农村,烧火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烧火技巧和经验的积累则是农村居民的智慧结晶。在我多年的农村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烧火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心得体会不仅让我能更好地炊烟升起,还教会了我生活中的持久力和智慧。

第二段:火的种类与选择(200字)

烧火是需要注意火种的选择的。在农村,种类繁多的火柴和硫酸铵化肥是最常见的火种。火柴的优势是方便携带,点燃迅速,火苗稳定;而硫酸铵化肥则容易燃烧,火力强劲。在选择火种时,我会根据天气和需求作出选择。例如,在刮大风的日子里,我会更倾向于选择硫酸铵化肥,以确保火能够稳定燃烧。而在煮饭或取暖时,火柴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第三段:火的点燃与调节(200字)

点燃火之前,我会找到一个适当的地方,将永远燃烧时间最长的地方向上。这样一来,很容易点燃整堆柴火。同时,我还会在柴火旁边放置一些易燃物,比如干草或者木屑,以增加火势,确保火能够燃烧。一旦火点燃,我会根据需要适时调节火的大小。有时候,我需要一个大火来加热大锅炉,有时候则需要一个小火来炖烧菜肴。调节火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对于保证燃料的充分利用非常重要。

第四段:火的维持与燃料利用(200字)

保持火的良好燃烧需要花费一点心思。在火燃烧过程中,我会定期加柴和调整火堆。当火堆变小时,我会添加更多的柴火来保持火势。同时,我还会调整火堆的形状,以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和稳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火能够持续燃烧,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减少资源浪费。

第五段:火的熄灭与安全(200字)

熄灭火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农村,我通常会选择等待火天然熄灭,确保没有余火。这样一来,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另外,我也会使用水或者沙土将火扑灭,以确保火彻底熄灭。在熄灭火之后,我还会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烬清理干净,保持炊烟的清香。

结尾(200字)

通过多年的农村生活,我积累了很多关于烧火的心得体会。我了解到了火种的选择和控制对于保持火的稳定燃烧至关重要,也明白了调节和维持火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重要性。我希望这些经验和技巧能够帮助那些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更加高效地烧火,并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增加更多的温馨与怀旧的味道。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201x年1月23日星期六大风、零下17度

似乎,在我的记忆里,没有零下17度的时侯,无论是在河北的老家,还是在现在的北京城。我还是按照预约,在最冷的日子里,赶赴一场最温暖的相遇。

推开那扇门,顿觉从寒冷的冬天到了温暖的花开,一扇门,门里,如春:茂盛腾腾生长的绿植、热气腾腾漫散开的大麦茶香、架子上摆放的新鲜的桔子香蕉、一排排一列列珍贵的藏书、几个软软的沙发,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品读,拥有便是幸福。这个地方,是高晓松雑書馆。

原本计划中想寻两本民族建筑方面的书看看,却不想,到一书架前,满眼都是自己想读的书。各个书架分门别类,书的种类很是清晰,我在中国名人著作书架,抽出了两本老舍先生的访记,放在了沙发旁的桌上。一杯大麦茶,两个桔子一根香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茶香书香水果香,伴着蜷缩在沙发中的我,如在家,慵懒地享受着这一份安然,这一份美好。

离开是下午三点半,端放桌上的是刚刚看完的幼儿心理教育的书,还有六页满满的笔记,看着眼前的书和笔记,我有一种满足感,我为收获而来,也为收获而去,这种满足感,让我不舍放置书回书架,也不忍,这种不忍的心境,竟然好似要离开心中的至珍宝贝,真真的不舍不忍。我知道,我还会再来,会有很多次的到来。感恩相遇,感恩在最冷的曰子里,与你温暖的相遇。

农村烧火灶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下到村里,刘书记的话变立即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起来。

和大多数中西部农村一样,曲风村很难见到年轻人,当地流行一句话:;农村有;三多;鼻涕多的孩子,头发多的妇女,胡子多的老头。

贺大爷和老伴,都已年过80,他50多的儿子都已经当了爷爷。5个儿女除了老二住着离他较近,其他都不在身边。老两口有承包地1亩8分,由于年事已高无法自耕,都已租包转出。转出每亩年收入650元。2012年国家出台了新型农村养老制度,要求所有农村老人必须办理,解决老有所养。当问及贺大爷和老伴是否有领到养老金时,两位老人都表示否认。一旁陪同乡镇干部解释到,农村养老金是交的多拿得多,目前交的村民只占到全村的5%。其中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太穷买不起保险, 二是农民对养老保险信任感不足,三是绝大部分青年在外务工,较难推广。于是每年靠1亩8分地租包转出的所得的1100来块,就是贺大爷和老伴全部的家庭收入来源。

冯大叔,男,51岁,和妻儿一家3口人住在垣上。居住的窑洞异常简陋,昏暗,脏乱,并伴有浓烈的异味。冯大叔的妻子有智障,据说是她姐姐在火车站捡回来的操南方口音的媳妇。由于交不起学费,8岁的儿子辍学在家,以至于当我们在早上10点大部分孩子都学校读书的时候走进窑洞时,发现他坐在炕上,呆呆地望着斑驳不堪的墙壁。由于老冯家情况特殊,县里已经准备将其列为低保户对象。我们调研组也为其送去了300元的慰问金。大伙都劝老冯还是想办法让孩子上学,老冯盯着装慰问金的信封默不作声。大家心里都清楚,一点慰问金和几句劝告,对于让孩子重新回到课堂来说,太微薄了。我们离开的时候,老冯和他的儿子似乎没有什么表情只有他的智障的妻子一直在憨憨地笑。

调研期间,我和搭档裴凌罡被安排住在曹大哥家。大哥名叫曹文产,43岁,一手好厨艺,村里红白喜事都是掌勺人。家中5口人:老父亲、妻子、女儿、儿子。大哥的女儿刚刚高考完,成绩还没出来就到县城去打工了;大哥的儿子读到高二,不想继续读了,大哥将他转到县里的职业高中学厨艺;大嫂有冠心病,医生说不能生气、不能劳累。但多少年来,她一直毫无怨言地悉心照顾着由于一次脑出血,变得神志不清,行动不便的公公。

据说曹大哥是还在村里务农的最年轻的男丁,由于大嫂身体不好,曹大哥一个人担当了家里所有的粗活、重活。曹大哥家里劳动力并不充足,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但收入在村里算的上中上水平,也是村里人眼中的“致富能手,和村里很多其他农户形成反差。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在曹大哥的田间地头认真地向他讨着“致富经。

“现在国家政策好,日子咋能难过哩?关键还是自己不能懒,而且会动脑筋。”曹大哥现在打理着7亩水浇地,包括:4亩李子树和甜瓜,2亩棉花和1亩柏树苗;垣上还有15亩苹果树。这些都是经济作物,收益都比小麦和玉米高。但是种植的投入成本和种植难度也更高。曹大哥读过一年农林技校,每年都订阅《山西果林》杂志,以此了解果林知识和市场信息,来确定要种植的果木以及联系购入幼苗。1997年曹大哥开始在靠世界银行贷款在垣上整理出的坡地上种植苹果,但是当时村里多数人嫌垣上交通不便,苹果树结果时间太长、前期成本高不愿意种。而那一年曹大哥买一台拖拉机,一口气承包了15亩地种苹果。xx年他收获了第一批苹果,拖拉机也成为他农闲时跑跑运输的工具。

相关范文推荐